未登录
耆年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夕阳风采> 耆年风采

我与吕梁日报的故事 杜志:《吕梁日报》50 岁感怀

《吕梁日报》今年50岁了,记录了吕梁半个世纪的岁月变迁。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一茬又一茬笔耕者深入机关、田间、车间、学校、医院、家庭,不管雨天雪地,用笔头、镜头、电脑,记录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战略、规划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送温暖;记录了吕梁广大干部群众响应党的号召,艰苦奋斗,与天斗、与地斗,与坏人坏事斗,与错误保守思想斗,与吕梁的穷山恶水斗,与贫困落后斗,斗出了一片新天地,斗出了不平凡的新业绩,斗出人的精神面貌大变样,斗出山河面貌新气象。

今天的吕梁不再是出了名的苦地方,变成了颇有名气的新吕梁。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很少受风沙的袭击了,大大减少了水土的流失。交通运输方便,过去靠人背驴驮干农活。现在是高速公路县县通,铁路联网动车行,飞机可到山南海北几十个城市。如今的吕梁人再不用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去乞讨,而上北京,到上海,下海南,全国多地都有吕梁的农民工。过去吕梁的山庄窝铺、茅庵草舍,还有干圪梁上的小村庄,人畜吃的水愁死人,如今再也不见踪迹了,搬迁到面目全新的新农村,吃水不用挑,点灯不用油,好多地方用上了煤气、天然气。农村有了幼儿园、小学、文化室、大戏台、医疗室、健身广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学生、博士生、出国留洋的也不少。不但经济上脱了贫,文化精神生活也翻了身,不管城市农村,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娱乐,唱歌跳舞,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感到幸福生活的无限美好,感谢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关怀,更加激发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建设幸福美丽宜居家园的信心和干劲。

吕梁有这么大的变化,离不开党的好领导、好政策,离不开各界领导的谋划和实干,离不开人民的艰苦拼搏,也离不开《吕梁日报》的宣传鼓动,离不开报社领导和全体人员的辛苦耕耘、出力流汗。

我在《吕梁日报》的前前后后,做过领导,深知办报的责任重大,深知要办好一份报纸的艰难,不但要有一定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还要有敏锐的嗅觉,不怕吃苦的精神,要把国家的政策和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看得清、吃得透、行动快、把握好。要做先行官,慢节奏不行。不能把新闻变成旧闻;但超前也不行,不能脱离现实,既要吃透上级领导的想法,又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既要遵照上级的指示,又要考虑当下民众的切身利益,捕捉问题导向,解决好当下的实际问题,还要顾及到中长期发展。也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讲点技巧和艺术性,使新闻做到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有较好的可读性。这就要求报社领导、采编人员,认真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对每一件作品,每个版块,每个栏目,都要精心策划,全身心投入,精雕细刻。没有刻苦精神是做不好的。

吕梁报从无到有,从旬刊逐步变日报,从小报变大报,从单色到彩色,近年又增加《晚报版》、《县市版》。特别是《县市版》等于市内又增加几家县市报,扩大了宣传报道量。可以说是个小小的创举。又随着形势的发展,进入融媒体格局,办起吕梁新闻网。还结合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与有关部门单位举办有奖征文,请国内有关地市报记者来吕梁采访。使《吕梁日报》办得有声有色、名声在外,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一级报纸,多次受到表彰。报纸的发行量,也由开始的几千份增加到了三万份。再从新闻制作方面来说,起初由记者用笔在稿纸上写稿,变成了电脑化,而且几次更新提档。排版由印刷两人一个字排版,变成激光制版,用上国内一流的彩色机印刷,大大减轻采编排印人员的苦力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不忘关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福利,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修起现在仍然使用的办公楼及设施和两栋宿舍楼,解决了当时全部人员的住宿问题。

报社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十分重视对人的教育培养,从未间断的每周一次全体人员会议,或集体学习,或研究讨论问题,从思想、理论、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业务等方面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一茬又一茬优秀人才。在本单位提拔和提拔到外单位的县处级领导有40多人,地市级7人,省级1人。我手上的通讯员、临时工也早就上了正科级。招聘进入报社的人员成了主要业务骨干,今年又招聘了二十多名大学生,成为新鲜血液,壮大了队伍,极大地提高了整体队伍的战斗力、创造力。

我在报社先后工作了十大几年,从报社退休,感到报社的工作责任重大、难度不小,思想上精力上没有清闲的时候,但在忙累中觉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感。每件新闻稿、每个好版面,读者喜欢,就觉得充实、欣慰;看见人员受到表彰和提拔,就感到高兴。特别是在报社工作期间,我有幸参加了胡耀邦总书记来吕梁视察工作的跟随采访。华国锋主席休息后来吕梁探访,和吕梁报全体人员合影,我坐在他的身旁,都给我留下永久的记忆。

我现在还是报社党组织中的一员,报社还组织退休同志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接受再教育,接触新事物,仍然把自己当作是新闻退休老兵,退休不退心,离职不离情。社领导不时关心问候,感到很亲切。

退休之后,我又全心全意投入到新闻工作协会,仍有与报社同志、各县新闻办的同志、市县广播电视台同志相处的机会。每年评一次新闻奖和先进工作者,要看很多优秀作品和先进事迹,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和感情。每年还要过一次记者节,举行会议和各种活动,重温新闻工作的责任和担当,好记者讲好故事,进行联欢,提升大家的工作激情。

我衷心祝愿《吕梁日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情怀,坚持党报姓党,政治家办报,把报纸办得越来越好,人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单位整体工作蒸蒸日上,在新征程上创造出新辉煌。

写于2021年11月8日第22个记者节

(作者:杜志吕梁日报社原社长


网友留言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