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丹心解民忧 调解一线绽芳华 --中阳县老干部银龄调解志愿服务队先进事迹
近年来,中阳县委老干部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和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引导退休干部党员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创建老干部“银龄调解”志愿服务队,创新打造“银龄调解”品牌,以“银发力量”赋能基层善治,累计化解矛盾纠纷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超70%,基本达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调处不反弹”的效果,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压器”、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党建引领聚合力,“银发先锋”筑堡垒。中阳县委老干部局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银龄调解”工作的核心,通过“党支部+志愿服务队”模式,吸纳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退休干部党员,组建宁乡镇“银辉”调解队、金罗镇信访维稳队等多支专业化调解队伍,队伍中既有长期扎根乡镇的“老支书”,也有善讲乡规民约的“和事佬”。他们每周固定坐班司法所、村(社区)调解室,采取“坐诊+巡诊”方式,将调解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真正实现“党员银辉映初心,调解一线党旗红”。面对采煤深陷区因移民搬迁安置所产生的矛盾,银龄调解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煤矿企业和村支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直面矛盾,有效解决问题,顺利推进搬迁工作。
多元调解创机制,织密平安“防护网”。为了更好地推动调解工作,各乡镇不断创新调解机制,多渠道化解矛盾纠纷。金罗镇不仅组建了镇级矛调机构,协调督办各类矛盾纠纷,而且在28个村均成立了调委会,所有调解员统一培训备案,并实行“以案定补、以人定补”薪酬制度,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此外,金罗镇还有效推动司法导入机制,对难以达成调解的,由镇法律顾问及时跟进,指导当事人进入司法诉讼程序,避免发生越级上访,共引导9起案件进入法律程序。宁乡镇“银辉”调解队则主要由部门行业有威望、有专业优势且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组成,队伍进驻中阳县司法局宁乡司法所,具备专职化、专家化、专业化三大特点,还创新了“分级调解法”:简单矛盾用“拉家常”温情调处,邻里纠纷借“乡规民约”柔性化解,复杂问题联动司法所“专业攻坚”,为群众了却一桩桩烦心事,最大限度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深耕基层解民忧,“三熟”优势显担当。“人熟、事熟、地熟”是银龄调解员的独特优势。金罗镇首先从用好人民调解中心做起,选聘8名群众信服的老党员、老教师,利用他们熟悉乡规民俗、了解法律政策的优势,释法说理、化解矛盾,他们365天风雨无阻,日均工作8小时,足迹遍布21个村(社区)。面对移民安置、土地塌陷等复杂矛盾,老同志们既当“飞毛腿”实地勘察,又当“婆婆嘴”耐心劝导,成功推动360余件纠纷化解。宁乡镇银辉调解志愿队伍的志愿者们则身穿红色马甲,发挥自身政治经验、威望、专业优势,对来访的群众所遇到的困难问题作出细致的阐释、说明,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并围绕财产继承纠纷、邻里纠纷和物业维权等问题给群众释法,引导群众遇事找法、依法维权,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从“退休闲居”到“重返战场”,银龄调解志愿服务队的老干部们用奉献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他们以白发换平安,以调解促和谐,真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调处不反弹”,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写下了生动注脚。这支“银发军团”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持续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温暖光芒。(中阳县委老干部局 张春梅)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