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晚年靠自己
人生七十古来稀,年屈耄耋今不稀;
国富民强人增寿,延年益寿何足奇;
老有所养有所乐,有为有戒严自律;
幸福全靠党领导,晚年活在福窝里。
这一首打油诗,便是我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进入2015年,我已达到85岁高龄。虽然步入暮年,但我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生活愉快,正在实现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梦想。
身体健康
我是1999年69岁时办的离休,工龄整整50年,至今虽然年逾耄耋,但生活规律,精神愉快,每天早六点起床,先做一次从头到脚的全身按摩,共十五个动作,一千二百多次。然后看会电视或电脑新闻,七点半早饭后外出散步活动,在广场作八节自编的自由体操,九点半回家阅读报刊,中午饭后稍作休息,便进行三小时的写作。晚饭后还要看一会电视剧。由于生活规律,勤于锻炼,所以保持了能听、能看、能走、能写的良好生活状态,身体健康,生活愉悦。
融入社会
老年人最忌孤独,所以我从多方面融入社会,我现在担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吕梁市老年学学会理事、中阳县老年学学会常务会长、中阳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中阳县文协专家委员会主任、《中阳文苑》特邀顾问等社会职务,每天都有事干,经常参加各种会议,并且担负着《中阳老年》这本刊物的阅稿、改稿、编排校对等一系列工作,保证刊物及时出版,并且联系了一批老年作者。
笔耕成趣
我自1949年参加工作后,1950年便开始为报刊撰写稿件,在50年的在职工作期间,无论在领导或非领导岗位,始终没有间断撰写文稿,在中央、省、市、县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稿一千多篇,超过100万字,曾经担任过多家报刊的特邀记者或特约通讯员,并有多篇文章获得奖项,并于1995年出版了个人文集《山城随笔》。在我69岁离休以后,仍然坚持笔耕不缀,时刻注意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社会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向报刊投稿反映,并先后获得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征文一等奖、中国老年学学会和山西省老年学学会优秀论文奖、吕梁日报《文史之首》征文二等奖,至今仍然是《中国老区建设》和《山西老区开发》的特约通讯员。并且在2012年82岁时出版了第二本个人文集《山城走笔》。
拥抱自然
在工作和写作之余,我还外出参加学会的研讨会或外出旅游,遍游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走遍北至新疆的卡纳斯湖,南至云南的云南仓山、洱海,东至山东的威海、刘公岛,西至青海湖畔,东北之中苏边境的边城满洲里,并且游览了黄山、泰山等四大各山以及西安,开封等古都各城和香港澳门特区,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身体,沐浴在广阔的大自然中。
我就是这样幸福地欢度晚年,正在实现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美丽梦想,并且要一直坚持下去。(转载《吕梁日报》晚报版,作者:施国祥)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