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录
经验交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经验交流

中阳县委老干部局主动对接“三大资源” 构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新格局

近年来,中阳县委老干部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用心用情、精准服务,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新模式,不断拓展离退休干部服务空间,全面构建高效协调的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新格局。

主动对接社区养老资源,拓展服务新阵地聚焦三个新阵地建设,主动对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起离退休干部党员常态化组织生活载体、规范化思想教育阵地和多元化精神文化活动平台。

拓展党建服务新阵地。落实组织部牵头抓总、老干局总体谋划、乡镇党委统筹协调、所在社区党委书记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结对联系工作机制,建立老干部(老党员)驿站,依托社区资源,设立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棋牌室等功能区,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拓展康养托老新阵地。结合“千万养怡”助老项目,为老同志提供爱心助餐、日间照料、养老护理、家政服务、代办代购、医疗保健等居家养老服务和日常照料服务,切实提高离退休干部的获得感、幸福感。

拓展老年教育新阵地。结合老同志需求,嵌入式打造1个老年大学分校和4个社区教学点,开设了政治理论、剪纸、舞蹈、养生保健、智能手机运用等9门课程,与县老年大学共享教师资源,吸引了240余名老年朋友入校进点学习,着力打造深受老年人认可和欢迎的“家门口”老年大学。

主动对接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康养新模式充分利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好政策,紧盯老干部医疗保障服务,统筹力量、整合资源,让老干部健康有“医”靠。

建强绿色医疗通道。与卫健局、医保局共同构建“三有五优先、全程零支付”的离休干部医疗服务体系。组建县、乡、村(居)三级联动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极大满足了老干部就医保健需求。在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离休干部就医优先窗口、专门通道、专门导医服务及老干部门诊,免除门诊诊查费,确保离休干部享受“挂号、诊治、交费、取药、住院”五项优先待遇,实行门诊购药和住院治疗零垫付、县外诊疗医药费随报随销一站式绿色通道。

抓实健康体检质量。主动对接县医保局和人民医院,畅通老干部体检绿色通道,研究制定个性化体检方案,“一对一”全程陪护体检,及时反馈体检结果,确保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全面、精准、暖心。与卫健局保持常态化沟通,将退休干部全部纳入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推进65周岁以上退休干部健康体检全覆盖。

发挥养老驿站示范作用。争取县民政局支持,在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打造养老驿站示范点,点内配备了血压血氧测量仪、按摩椅、跑步机、康复脚踏车等设施设备,满足老干部日常健康监测需要。

主动对接社会服务资源壮大服务新力量聚焦离退休干部实际需求,统筹社会资源,调集多方力量,定期上门提供服务,为老干部安享晚年创造有利条件。

同心同向汇聚各方力量。持续关注离休干部、困难退休干部,面对面梳理所需所求、听取意见建议,切实在老同志所需与社会服务所能相结合上下功夫。建立由子女、社区、原单位、志愿者团队、家庭医生、老干部工作部门六方力量组成的离休干部工作联盟,同时将老干部所在党支部纳入工作联盟,商定“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方案,推动离休干部“一人一策”精准服务规范开展。

用心用情开展爱心服务。拓展社会参与空间,满足老干部多元化服务需求。老干部原工作单位履行双重服务管理职责,通过定期联系传递“娘家”温暖;社区利用共享体系,让老干部实现就近学习活动、得到关照、就近发挥作用;家庭医生为离休干部建立健康档案、上门巡诊等基础医疗服务;志愿服务社团开展送书送学上门、读书读报家务保洁、理发、陪伴闲聊等爱心服务,彰显了全社会爱老助老新风尚。

精心精准保障服务质量。老干部局采取电话沟通、上门回访等方式,了解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听取改进服务意见建议,掌握老同志满意度,及时向工作联盟反馈情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来源:中阳老干部)

 

 

 

 

 


网友留言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