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间聊天室,为民服务大舞台
我市广大离退休干部虽然在工作单位退休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退休,仍然活跃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发挥着老同志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继续奉献着他们的才智和汗水。这里介绍其中两位突出的代表,一位是府东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吴翠英,另一位是振兴街道办事处东庄村的退休干部樊学尧。他们不同之处是一位在城区,面对的是社区居民,另一位在城郊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共同之处则是都有一个相同的工作平台,那就是“聊天室”。
一、“聊天室”是社情民意的“收发室”。 今年已经78岁的吴翠英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吴大妈”,她的“聊天室”就叫“吴大妈聊天室”。她自从退休后就担任居委会主任,后来又改任社区主任,直至现在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一直就没有离开过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第一线。她的办公室经常是座无虚席,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们都习惯到她那里坐坐,把社区里的事,或者自己家里的事,和吴大妈说道说道。一些需要向上反映的事情,吴书记就记在本子上,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直到问题解决为止。长安南巷14排供暖不热了,建东街有的路灯不亮了,崇义园门口小商贩摆摊影响市容了等等,都在吴大妈的关注下一一得到解决。东庄村74岁的退休干部樊学尧的聊天室则取名“老樊聊天室”,也是村民们聚集的地方。村民们把自己关心的事,村干部失误下的事,村里迫切需要解决的事,都向老樊反映。比如村里自来水浪费,需要加强管理的问题,低保户评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空巢老人需要更加关心帮助的问题等等,都是老樊在“聊天室”收集到,又反映给支部、村委,引起高度重视,很快得到圆满解决,群众非常满意。
二、“聊天室”是维护稳定的“稳压器”。电压不稳的地方,需要一台稳压器来调节,才能保证家电不被烧坏;同样的道理,社区、村庄有了“吴大妈聊天室”和“老樊聊天室”这样的“稳压器”,社区、农村的稳定和谐就加了一层保障。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诉求再难解决,也要想方设法去解决,这是吴大妈和老樊这些做群众工作的同志共同的理念。群众有了苦恼,有了难处,需要诉说反映,就近找到“聊天室”,这是对基层工作者的信任,因为在群众眼中这里是能办成事的地方。而且通过群众信得过的“娘家人”的努力,事情得到解决,可以化解许多矛盾纠纷,“聊天室”成为不可或缺的“稳压器”。据不完全统计,自从设立“吴大妈聊天室”以来,吴翠英直接或者间接帮助社区居民100余人次,解决50多件棘手问题;而“老樊聊天室”也累计接待群众33人次,受理群众各方面关切47项,向支部、村委反映群众关切3项,群众满意度为100%。
三、“聊天室”是党心民心的“连心桥”。吴翠英作为一名退休教师,教书育人一辈子,用言传身教教育感化了无数的学生。从事社区工作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工作以来,更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正能量为己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一帮人,带动起离退休干部党员,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数年不间断,使之成为社区老同志的自觉行动。“吴大妈聊天室”每月收集一次老同志的好人好事,记载下来,整理成册,成为社区一份沉甸甸的“功劳簿”,也成为离退休干部党员树立好家风,带出好社风的真实写照。樊学尧同志凭借三十多年的乡镇工作和多年从事信访工作的经验,使他对群众工作了如指掌,所以他的“老樊聊天室”成为东庄村民最爱去的地方。群众心里的话可以往出掏,老樊也能认真听,用心记,更是当成回事,不走空。不但记下,还能当成自家的事一样,及时向支部、村委反映,并且一盯到底,直到彻底解决。因此“聊天室”每天赛如上集赶会一样热闹,在这里能够听到实情,办成事情,化解矛盾纠纷,融洽干群关系,起到了党心民心“连心桥”的作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作为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模范代表,吴翠英和樊学尧年逾七旬不服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还在他们的“聊天室”里接待来访群众,记录他们的诉求,研究解决的办法。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也需要千千万万像吴大妈和老樊一样的离退休干部贡献一份力量,向他们致敬!
(孝义市老干部局 魏林生)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