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录
先进典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园地> 先进典型

【双先事迹】情暖桑榆守初心 心系银龄践使命--记山西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中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张 瑜

2016年8月,张瑜同志担任中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从那天开始,她就将“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牢牢记在心上。7年的努力探索,春华秋实,中阳县老干部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2018年中阳县委老干部局被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她本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记“三等功”两次。

一、抓党建、强管理,争做党建工作的“排头兵”

做好老干部工作,首先就要引领老干部强化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2016年担任老干部系统党委书记后,她对全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进行调研,科学设置党组织,优化班子结构,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2019年在老年大学及老年体协建立党支部,2021年建立老干部艺术团临时党支部,确保每一名离退休干部党员都纳入组织的有效管理。2022年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老干部(老党员)驿站,实现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党委心心相融、党建联建。选派81名在职党员干部担任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党建联络员,推动离退休党建工作由“人才紧缺”向“骨干引领”转变。高标准创建市级示范党支部12个。为加强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她多次邀请县委宣讲团为他们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关上战斗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为保障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能参与学习,她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组织大家关注各级离退休干部公众号、共产党员网、注册学习强国,建立微信学习群,及时推送学习资料,让老党员在网络集结,让党旗在线上飘扬。

二、常关爱、多奉献,争做精准服务的“勤务员”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千方百计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是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邀请离休干部、担任副县级实职的退休干部、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对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观摩调研、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加重要会议,持续保障各项政治待遇的落实;重要节点对全县离退休干部开展普遍慰问12000余人次,慰问生病离休干部、县级老领导140余人次,为离休干部生日祝福200余人次,主动上门参与35位老干部的身后事;组织志愿者就近开展以老助老服务,为离休干部上门送学、定期理发,把社区网格员纳入“一人一策”工作联盟,将精准服务做到了“家门口”。93岁的离休干部张希俊独居在家,疫情期间情绪波动,她通过电话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指定网格员送去药品和生活用品,为老人解了燃眉之急,真正把老干部的“安危冷暖”“衣食住行”时时放在心上,事事落到实处

三、善引导、巧搭台,争做银发增辉的“铺路人”

老干部不仅要安享晚年,更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她注重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为老干部发挥作用“举旗子”“搭台子”“铺路子”。县里凡是有重大会议、重要活动,总有老干部支招把脉的身影。她持续引深四项行动,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创建文明城市、关心关爱下一代、乡村振兴、以老助老、移风易俗等成为常态,开展线上线下文体活动150余场,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次。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中,老同志们体现大爱情怀,捐款达13万元。她着力打造老干部信访维稳品牌,64名老干部担任银发网格员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开展法律援助、矛盾调解活动累计达500多例。根据老同志专业特长、志趣爱好等分领域组建中阳县“银发人才库”,其中省级“银发人才”10人,市级“银发人才”43人

四、重创新、抓实干,争做守正创新的“奋进者”

她认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市老干部工作政策,才能与时俱进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先后出台了《县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试行)》《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党组织党建联络员制度》《志愿服务活动办法(试行)》等制度,为全县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组织实施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干部荣退座谈交流活动,激励引导新退休干部再作贡献、再立新功。她隔三差五“找”组织、不厌其烦“扭”领导,率先在全市实行了定点门诊购药和住院治疗零垫付、县外诊疗医药费随报随销的一站式绿色通道,累计结算医药费200.31万元。她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倾力打造“15分钟乐龄乐活服务圈”,精准精细、贴心周到的服务受到了全县离退休干部的一致好评。

坚守初心,笃定前行;锐意进取,不负韶华。在老干局工作的两千七百多个日夜里,张瑜同志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网友留言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