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录
先进典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园地> 先进典型

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李继祥先进事迹

 

全省离退休干部暨老干部

工作 “双先” 事迹材料

 

农家书屋惠村民

 

——方山县退休干部李继祥

 

李继祥2009年从方山县第三中学校总务主任岗位退休,回到家乡庄上村。在七年的退休生活中,年近古稀的他在种好自家七亩地的同时,和村民们一道摸爬滚打,喜笑言欢,享受着一个退休干部田园生活的乐趣。在这样的情趣之中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继续发光放热,抱着这一信念,他暗自谋划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利用自己多年来的藏书办一个面向社会的农家书屋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老干支部的大力支持,就这样全县第一个由退休干部自办的农家书屋诞生了。书屋的创办,一方面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让农民群众通过书屋学到农业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生平。

李继祥的事迹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12年被吕梁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五带头优秀党员”;2012年九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并远赴天津出席全国“农家书屋”总结表彰大会;2014年被方山县委、老干部局评为“先进个人”。《今日方山》、《吕梁日报》、《山西日报》、《山西新闻网》、《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等媒体先后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一、因陋就简办书屋,自力更生圆书梦。

退休之后很无聊,生活单调事情少;虽然年老志不老,还想为民把心操;教书育人情未了,一心想把书屋搞;书屋虽小作用大,为党增添正能量。了了几句顺口溜是李继祥自己编的,充分反映了李继祥同志当时为圆好书屋之梦的心态。于是,他利用自己的200余本藏书,又自掏腰包1000元添购了105本新书,于20104月正式办起了书屋。同年10月县文化局派专人送来价值一万多元的图书共1500余册,进一步充实了农家书屋,也更加坚定了老李办好书屋的信心。为了给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他把家中的衣柜、橱柜改造成书柜,添置了桌凳,将原来的旧房子改造成平板房,用水泥砂浆翻新了外墙,铺设了地板,粉刷了室内,先后投资一万余元全部自费。截至20154月共借出图书616册,还来461册,正在借阅155册,来书屋看书者累计可达2000多人次。为管好用好图书,拟定了三项制度:1、做到分类管理,序号上架,造册登记;2、做到书屋干净,图书整洁;3、做到借还有序,损坏赔偿。坚持做到农闲全天开放,农忙饭前饭后开放,村民十分满意。

书屋的开办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不少村民学到了知识,提高素质掌握了技能,懂得了养生保健常识,增强了法制观念和学法用法的意识,改变了过去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村民民风大有改观,村级组织凝心聚力、战斗力大大加强,被上级部门评为四星级党支部。

二、深入群众知民情,助人为乐解民困

李继祥同志以焦裕禄为榜样,处处事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深入群众,和村民一块拉常,忆往昔,看今朝,话改革。义务为村民邻里看病搭车收秋拉庄稼,换粉条,修电线,割玻璃,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特别是为“五保户”薛留锁改造多年困扰生活的烟火炕,给他解决了火炕冒烟做不熟饭,冬天寒冷难挡休息不好的大问题。现在火也了,炕也热了,家也暖了,从而结束了多年受罪的困境。村民们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找上门来,都要尽其所能帮上一把几年来义务给村民邻里切割玻璃400余块,帮了村民的忙,暖了自己的心。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

李继祥在办好书屋的同时,还特别下一代的培养教育。他看了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光盘之后,久久不能入睡,不由的回想起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来从未对学生进行过该类教育,以为传统教育过时了,通过学习解读明白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弟子规》是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的标准,是做人处事的起码常识,对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为了让每个家庭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将光盘内容总结整理,自费110余元复印了20赠给当地村民。并利用街头饭场口头宣讲《弟子规》的内容,在村民中引起很大反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了正能量。

 

 

 

 

 

 

网友留言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