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高 泽先进事迹
全省离退休干部暨老干部
工作 “双先” 事迹材料
离而不休 奉献不止
—— 临县离休干部高泽
高泽,男,现年85岁,初中文化,1947年6月参加工作,1953年8月入党,1992年6月从临县国税局主任科员岗位离休,1994年4月担任临县临泉镇离休干部联络员,1994年4月又选为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24个年头。
高泽同志离休前一贯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无私奉献,为临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离休后离而不休,仍然对党无限忠诚,对工作满腔热情,至担任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22年来,真心实意为老干部服务,得到老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一、坚持组织老同志学习,二十多年不动摇
自1994年担任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以来,高泽一直坚持阅读文件、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创先争优活动,以“五好五带头”标准要求自己,虽已85岁,仍坚持老有所学,他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影响了支部整体的学习氛围,每月的集中学习活动,支部成员风雨无阻,自觉坚持参加,形成了支部“大家学、坚持学”的良好传统。为了使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组织学习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保证了离休干部和党中央在政治上高度一致,没有出现一次上访闹事的。
二、设身关心老同志,编写印刷保健资料
针对老同志常见的一些疾病,高泽同志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养生保健资料,并且多次为老干部辅导讲解。为了方便老同志参阅,高泽不怕麻烦劳累,自筹资金编辑打印成书《中老年常见病验方精选》一至三卷4000册,《让健康与您同在》一至十三卷6500册;分发给全县离退休干部和农村老党员,这些资料通俗易懂,老同志相当喜爱。有不少资料还被《颐年集》、《老年保健》、《湫虹》等杂志选用。他多次为县老年大学养生班和乡镇老干部支部进行讲解,效果很好,反响不错。
三、关心下一代,力所能及老有所为。
高泽同志从93年开始在关心下一代协会讲师团担任讲师,2002年至今任关工委副主任,作为一名老党员和社区关工委委员,他十分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通过多种形式对社区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法制观点教育。针对青少年特点,在学生“两假”期间他还积极配合社区举办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革命传统教育及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团结互助精神,充分发挥老同志传、帮、带的作用。高泽同志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余热,他在县老促会担任常任理事两届,老年学学会常任理事2005年至今;同时又是县纪检委、地税局、公安局、城建局等单位聘任的行风监督员。在他新担任的这些职务中,他总是认真负责,积极工作,多次受到市、县有关部门的奖励。
四、干好“本职”工作,热心服务老同志。
作为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高泽同志为老干部服务是不怕苦,不怕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了落实离休干部“两个待遇”,认真学通有关老干部的政策规定,根据临县的实际,不怕麻烦,不计得失,多方协调,力争兑现,把爱心献给老同志,特别是200多名企业离休干部转为由财政负担和王培民同志10060元拖欠工资问题的解决,做了大量工作,最终使问题得到落实解决。多年来他坚持的工作方法是“五必访”:离休干部有病住院必访,安慰其思想上不要有负担,讲解有关医药费报销的政策规定等。离休干部出现天灾人祸必访,如高德顺家的窑洞坏了,刘昌耀因水灾造成困难,都亲自访问并组织救济。离休干部家庭出现矛盾与不和必访,如张敬元每月工资加残废金平均近万元,但他手中一分钱都没有,连过年给孙子的压岁钱都没有,电话要求帮助调解,经他调解协商后,工资本由他掌握支配。离休干部发生特殊情况必访,离休女教师刘玉梅,突发脑血管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伴在世时由老伴侍候,老伴急病去世后,她的生活无人照料,只有一个养子还在乡下任教,离城20多里,经过多次向领导发映多方协商,才把其养子调回县城,一边任教,一边方便照料。每年春节前对重点对象或离休干部有要求时必访,为了使离休干部欢度春节,或有特殊情况要求接见时,高泽同志总是及时去访问需要救济的,每年都由老干部局适当救济。需要帮助的,高泽同志都是热心帮助解决。如郝万艮同志病重期间,要求帮助他写一份遗嘱,高泽同志帮助找到有名律师写了遗嘱。
作为一名离休党员,高泽同志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信念:离休不离党、退岗不褪色、永远跟党走。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