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录
全国“双先”表彰山西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活动> 全国“双先”表彰山西风采

【先进个人】不待扬鞭自奋蹄 老牛新程再出发 ——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晋中市政协退休干部胡俊来


    胡俊来,男,汉族,中共党员,1952年12月出生,2013年4月退休,退休前任晋中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现任市乡村振兴协会党支部书记。退休11年来,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工作中,成为第一个把功能农业引入晋中的“拓荒牛”。2017年被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授予“扶贫贡献奖”协会被授予“扶贫先进集体奖”2018年获得“山西省脱贫攻坚奉献奖”“山西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所在协会被评为“山西省4A级协会”党支部被晋中市委组织部评为“四星级”党支部。

    殚精竭虑  全力做好扶贫开发“大文章”

    解决脱贫问题帮助农民致富是胡俊来一生的追求。2013年4月担任晋中市扶贫开发协会会长一心扑到工作上,常年奔波扶贫攻坚一线以一老党员的赤诚,带领协会一班人10多年来勇挑重担,为晋中市脱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大力推动在晋中937个贫困村实施“太行山革命老区‘千村万户’玉米高产扶贫项目”,人均年增收196元,受益农民23.3万人次;在榆社、左权9个乡镇65个村,带领689户农户栽植杨树20万株,人均年增收3000元;发起贫困儿童学龄前教育资助倡议,带头出资并动员企业家慷慨解囊,累计募集456万元,资助学龄前贫困儿童、小学生4452名他的为民情怀、精神追求感染带动周围人,187名企业家、100名退休农业专家、330名创业人员、54名农业项目带头人加入到扶贫队伍中。

    执着探索  奋力开辟功能农业“新天地”

    胡俊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立足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扎根农业、服务农民、造福农村20156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富硒产品品鉴会”上,他对富硒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开始接触、学习、研究功能农业知识与技术。提出“以硒扶贫、以硒脱贫、以硒治贫”理念,以“把全国的富硒资源引到山西晋中贫硒地区,让所有人都吃上富硒产品”作为人生梦想。结合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他七上北京、八下苏州求教专家学者,引进功能农业科学奠基人赵其国院士、尹雪斌博士团队,联合原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率先将“功能农业”引入晋在全市遴选27个农民合作社作为示范基地,创立“功能农业+精准扶贫”晋中模式;携手山西文旅集团等打造农旅创新城,构建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大市场、成果转化大平台;联合山西阳采集团打造数字化功能农业“中国硒城”电商平台,为晋中功能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在协会的积极推动下,晋中市已建成160个功能农业种、养、加基地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助推器”。

    不懈奋斗  戮力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作为一名50年党龄的老党员,胡俊来始终坚持发扬老黄牛精神,不管在岗还是离岗不离为人民服务岗。2021年6月任市乡村振兴协会党支部书记后,他以党建引领会建,开启新的征程。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周集中学习一次,每月协会例会召开之前,进行政治理论学习1小时协会成立5个工作小组,每组配备1名党员任组长,发挥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方向发展以党建为统领推动协会工作扎实开展。国家九部委“我的家乡我建设”发出倡议后,他回乡资2万元开发富硒小米项目;在会员中建起家政服务队、垃圾处理服务队等42支工作队伍,入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榆次区庄子乡18个村创建乡村振兴服务站“三农”公益平台,建成覆盖全乡的40多个循环资源交投点;推动引进三家企业为榆社、祁县、平遥、榆次等县免费安装净水机182台;回乡创业大学生郝卫芳夫妇,没有资金、没有销路、没有做农业的经验,走入田间地头给予技术指导,发动企业互助解决资金问题,帮助其从创业初期种植300亩富硒小米,发展到现在种植3000亩以上,打造8大类、38种、102款富硒产品,带领他们参加国际国内农产品博览会帮助企业登陆天猫、直播带货等电商平台打开产品销路带领夫妇二人走上了一条功能农业创业成功路。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胡俊来仍然老骥伏枥、不忘初心,他坚定地表示,要“继续发挥余热,为晋中乡村振兴事业再立新功。


网友留言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