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个人】离乡不离组织 退休不褪本色 ——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偏关县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曹叶女
曹叶女,女,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5月出生,2006年5月退休,退休前任偏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0年起担任偏关县驻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十五年来,她心系县域发展、躬身基层党建,努力为居住生活在忻府区的偏关籍离退休干部党员搭建“党员之家”。在她的带领下,党支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成了忻州市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的一面旗帜。“异地派驻”党支部为流动党员建“家”的先进事迹,在《山西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多次报道。2023年12月,曹叶女获得“山西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心系党员 强化支部建设
曹叶女退休后,随子女居住到忻州市忻府区,碰到很多和她同样情况的偏关籍离退休干部,为解决这些老同志的学习、活动难题,她主动向偏关县委建议在忻州城区创建偏关县驻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10年经县委批准,通过租赁场地的方式建起了驻忻支部活动室,大家一致推选她为驻忻党支部书记。2020年,在她的努力争取下,偏关县财政拨款85万元为驻忻党支部购买了一套底层住宅作为支部活动室,结束了一直租赁活动室的历史。为了让活动室早日投入使用,她又是跑建材市场,又是协助装修工人,经常顾不上吃饭休息。老伴对她说:“自己家的事都不见你这么操心。”她却认真地说:“我一定要把支部建好,不能辜负县委、县政府对我的信任。”有了自己的“家”,党支部学习活动更加便捷,支部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省内外多家单位前来学习考察,大家纷纷对离退休干部异地“建家”的经验给予好评,也为曹叶女这种舍小家顾大家、抓好党建为大家的情怀点赞。
曹叶女把主题党日作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员作用发挥的有效载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及形式,提升主题党日活动质效。她坚持每月10日雷打不动组织开展党日活动,在抓好党员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主动邀请县领导为老干部讲党课,向老干部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听取老干部意见和建议。2023年5月,党支部“我为偏关献一策”主题党日活动被忻州市委老干部局制成视频,示范指导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精准服务 做好保障工作
曹叶女始终坚持把服务驻忻老干部当做第一要务,努力当好传达县委县政府指示精神、反映老同志思想动态的“联络员”,当好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在忻府区居住的175名偏关籍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服务员”,当好宣传县城经济发展和老干部精神风貌的“宣传员”。她数十年如一日,每年带领支委把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每个老干部家中,每年都要协调社区卫生院为行动不便的老干部上门体检。每逢重大节日,她都要亲自带领支委徒步忻州城,遍访所有老干部。遇有老同志生病住院,她总要带领支委第一时间看望。驻忻州离退休干部去世后,她都要亲自赶到并妥善安排丧葬事宜。
她对居住在忻府区的偏关老干部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学习和发挥作用情况都了如指掌。谁记了几本学习笔记、谁创作了好的书画诗词作品、谁家有好的家风,都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她还带头用毛笔抄写了二十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全文。每逢“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都要组织老同志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展示老同志的诗画作品、学习成果,充分展现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她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驻忻老同志的“好大姐”和驻忻党支部的“主心骨”。
倾其所能 积极奉献社会
曹叶女虽然退休了,但关爱家乡发展变化的热情不减退。她每年组织老干部回家乡观摩工农业生产、重点项目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成果等,激发老同志继续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情。偏关二中由于资金不足,教学条件差。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反映,争取到10余万元资金,修建了护墙,购置了教学设备,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曹叶女在去楼沟乡东寨村走访时发现,村里人要到神池县的铺坪村买水喝。她主动找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上级有关部门通过调研立项,拨出20余万元资金,在村里修了水窑,家家铺了管道,喝上了自来水。
曹叶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组织支部党员为忻州市福利院残障儿童捐赠学步车20辆;为忻州市军分区官兵赠送手工鞋垫50双;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组织支部党员平均捐款300元以上。退休后,曹叶女搬到忻州市玫瑰苑小区居住。大家听说她是个热心肠,一致推选她为业委会主任。上任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业主与开发商因供暖问题发生了冲突,业主多次上访。曹叶女一方面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奔走于相关部门。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协调,该小区终于接入了市政热网,业主家里面的温度由原来的15.6度上升到22~23度。大家都说,曹主任暖了房子也暖了人心。
岁月无言,时光不语。曹叶女用十五年的坚守,为异地居住党员构筑起一个温暖的“党员之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与热爱,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庄严承诺。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