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行--我与老干部工作结缘的那些年】董裕中:党建引领 服务到位,做好老干部的贴心人
党建引领 服务到位,做好老干部的贴心人
我是2002年2月至2010年6月担任孝义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的,我认为在这八年的工作当中,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党建引领,服务到位。
我刚上任的时候,有些老干部认识上有偏差,特别是个别离休干部由于对政策的理解不够全面准确,认为他们的“两个待遇”没有得到全部落实,多次聚集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到市委政府甚至到省里要求解决问题,而且情绪比较激动,给老干局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一时间搞得我们焦头烂额。经过深入走访调查了解,发现问题的结症是对老干部疏于管理,特别是宣传党的老干部政策不及时、不全面、不到位,对老干部尤其是老干部党员的学习教育严重滞后,党的建设基本上处于空白。结合我在组织部工作过的经验和主持老干局工作还继续兼任组织部副部长的工作优势,决定以狠抓党的建设为突破口理顺工作关系,稳定老干部的思想,推动老干部工作。经研究并报请市委批准于2002年11月15日成立了孝义市老干局党委,我兼任党委书记。以乡镇、社区组建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支部书记由党性观念较强的老干部担任。各乡镇、社区都安排有离退休干部活动场所,这样一来利用我们的主阵地大力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结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老同志作为干部虽然离退休了,但作为党员永远不退休”的指示精神,开展“知党恩、感党恩,老有所为再奉献”活动。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解决思想问题,市里召开的有关大型会议、专题讲座都安排老干部代表参加,组织老干部党员到延安、西柏坡等地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红色教育。老干部党员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老干部积极向上。利用讲党课的机会系统全面的讲解党的老干部政策。这样一来,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正确引导,学习教育,老干部们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变化。在2003年“非典”期间,表现的最为突出,在党委的号召下,各支部积极行动,配合乡镇、社区大力开展防疫工作,有的老干部还主动参与志愿者行动。从2003年6月份以后再没有出现过老干部们上访的现象,这就是党建的作用,收效明显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不由得使人联想起早在1927年毛主席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这一举措成了“红军艰难奋战,溃而不散的主要原因”。
随着老干部党建工作逐渐步入正规化、制度化、常态化,我们在全体老干部工作者中开展了一次“感动服务”活动,具体要求就是把老干部当亲人,用心用情为老干部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力求老干部有所感动。在此期间,不仅老同志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我们也与老干部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比如一位离休干部八十年代自己修建了房屋,由于手续不全,特别是存在土地问题,一直办不了房产证,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同城建、房产、土地等部门多次协调,补办手续、补缴款项并经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很快将房产证办好,从此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有一位离休干部在医院的病床上已经昏迷两天,医生说需要找一个最能信得过的朋友到医院配合医生对他大声叫喊,让他醒过来,他的子女竟然找到了我,当我俯下身子大声叫喊“我来看你啦……”,第三次叫喊的时候,他终于睁开了眼睛,慢慢的说了三个字“是局长”,在场的医生护士和他的子女们都感到非常欣慰,而我和他紧紧握住双手,同时都激动得流出了泪水,这一场景至今我还历历在目。还有86岁的女离休干部赵丽华,独自一人长期居住在孝义旧城的一处平房里,家里没有卫生间,没有下水管道,房屋年久失修,下大雨的时候房顶漏水,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看了以后,心里非常难受,我说“党和政府对不起你,你住的是这样的房子,我们马上给你解决公租房或想其它办法解决你的住房问题。”此时此刻真没想到老人家怒气冲天地埋怨女儿说“真不像话,谁让你把局长给叫来的,我跟共产党闹革命,死都不怕,还怕这点困难?一辈子也没有给组织上添过任何麻烦,这房子咋啦!挺好住的呀。”我的行动没有感动她,她的一句话却感动的我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在返回的路上我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我在想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她跟党走、听党话,矢志不渝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继承。
通过狠抓党的建设和实施感动服务,老干部们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都有了很大提升,对老干局和老干部工作者的评价也有了很大提高,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不在乎这些,但我在乎的是老干部们对我的工作是认可的,使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竟然会自发地给我送匾,从2004年3月至11月,有34位离退休干部先后四次以个人或联合多人给我送来了匾,夸我是“人民公仆、老干部的贴心人”,他们送匾赞扬我,只能说我没有辜负老干局长这一职位。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局党委,局机关班子成员和全体老干部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及老干部们支持、配合的结果,靠的是党建引领,服务到位。
(作者:董裕中 原孝义市委老干部局局长)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