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行--我与老干部工作结缘的那些年】李志忠:我在干休所工作的那些年
满腔赤诚献夕阳 一片真心为桑榆
--我在干休所工作的那些年
1982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建立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广大老干部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让贤,从岗位上退下来,各级老干部服务机构也应运而生。我是1983年从部队转业安排在吕梁地区干休所任副所长的。从那时起,我便与老干部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服务老干部的岗位上工作到退休。几十年过去了,为老干部服务的点点滴滴我仍然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将老干部的需求作为第一责任
干休所成立于1982年,所长郭成义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从部队转业的老同志,那时干休所刚建好20套老干部宿舍,后又建立了10套平房、6套小二楼。干休所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只是占用其中的一套老干部宿舍作为办公地点。每有老干部搬进来,干休所办公室就得重新搬家,就这样搬来搬去,先后在四个地方办公过。
将老干部的幸福作为第一追求
干休所居住36户老干部,这些老同志都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行政级别都是14级以上的干部。干休所成立有党支部,1986年“七一”参加地直机关歌咏比赛,老同志们以饱满的热情演唱,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表达对党的无限深情。干休所请了专业老师指导培训,经过20多天紧张的练习,“七一”前30余名老同志登上吕梁影剧院的舞台,文革前担任离石县县长的牛荣才担任指挥,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台下掌声阵阵。
将老干部的满意作为第一动力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服务老干部要具体、细心、周到,让老干部感到温暖,把干休所当作自己的家,有事就找干休所。过去房子是集体的,收房费、水电费、修水龙头、换灯泡事情很具体,也很琐碎。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干休所每年都要为老同志到延安拉苹果,到平遥、太谷拉西瓜,为每户老干部到小神头林区拉回了养花的腐质土,到林区砍回架西红柿的小木棍,在田家会养牛场拉回院内种西红柿的牛粪,急老干部所急,供老干部所需。为关心老干部,地委把行署专员用的尼桑车也给了干休所,用于服务老干部。每年春节地委都要在干休所举行座谈会,到干休所挨家挨户慰问老干部,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关怀。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几十年过去了,老干部们都已驾鹤西去。当年我从部队转业37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今我已75岁,比当年的老干部还要老了。忆往昔,无怨无悔。老干部工作是一项十分繁琐辛苦的工作,也需要有十分的热心与耐心。服务老干部的过程也是向老同志学习优良传统与作风的过程,我的思想与作风也得到了进一步锤炼。老干部工作也让我们得到了乐趣,即使退休以后十多年里,我也是尽心尽力,没有离开老干部工作这一行,活到老干到老。为此,2021年庆百年华诞,访百名党员,吕梁日报以退休不褪色,余热亦生辉,介绍了我退休后从事老年书画,当好离退休干部网宣员、撰写宣传信息稿件等方面的事迹。
(作者:李志忠,吕梁市委老干部局退休干部)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