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记忆】主题作品展示--在朝鲜战场的惊险一幕(王光普)
作者:王光普
孝义市离休干部
(孝义市委老干部局选送)
1951年3月,我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加了举世瞩目的抗美援朝战争。
当时我担任志愿军炮三十一师师长李元民的警卫员。1951年8月13日午饭后,师长对我说,接上级通知,明晚要到志愿军总部开会,并告知有可能见到彭德怀司令员和金日成主席。我兴奋异常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师部驻地距志愿军总部有300多里路,山大沟深,路途坎坷,加之敌机经常轰炸,又是夜间行车,困难太大了,我作为师长的警卫员,不能不为师长的安全担忧。
根据师长的指示,我把应该带的东西准备齐全,在地图上标明行程路线,又把翻译找来让他熟悉地形和需要经过的每个村庄,我再三叮嘱他,千万不能走错路,跑到敌区。
尽管如此,出发前我仍有三怕,一怕敌特夜间袭击;二怕遭到敌机轰炸;三怕夜间行车不安全。我把枪紧握手中,顶上子弹,防止意外发生。结果不出所料,大约走了100多里的路程时车翻了,师长的脚也给威了,路也不能走了,车也不能动了,当时真把我急坏了。这可怎么办呢?在这进退两难的情况下,翻译讲咱们回去吧。师长说那不行,咱们是执行战斗任务,要想尽一切办法按时到达总部。我想当务之急一是保护师长的安全,二是把车拖出来尽早上路。于是我把师长背到50多米处的安全地带,让司机守候,我和翻译到附近求友军帮助。可天黑路又生,到哪里找友军呢?经两人商量,只有找防空哨兵打听。在哨兵的指引下,我们在一个山沟里终于找到了朝鲜人民军的一个团后勤处。他们听了我们的介绍,看了我们的证件后,给我们派了两个修理工和七八个战士,帮我们把车拖到公路上修好。我把师长背上了车,向人民军告别,继续前进。
路途中我们遭到敌机地不断轰炸,敌机在公路沿线撒满了照明弹,把大地照得铮亮铮亮。在一个拐弯处,我们把车停下,为了首长的安全,我和翻译把师长架到离公路有100米处的树林里,刚刚坐下,就遭到敌机接连的轰炸,一颗炸弹在仅距我们20米处的地方爆炸了,炸起的泥土打在了我们身上,十分危险,幸好我们没有负伤。就这样,敌机来轰炸我们就躲避,敌机一走我们就赶路。终于在次日天快亮时赶到了志愿军总部,参加了如何打好第四次战役的会议。
会议中我见到了彭德怀总司令、肖华主任和朝鲜人民军司令金日成,这是我一生中最兴奋最荣耀的事。会后,我们安全返回驻地,师长打趣地说到,这次能圆满完成任务,小王可是立头功的。
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当时的情景依旧萦绕在我眼前,仿佛就在昨天,此生难忘。
作者王光普,孝义市离休干部。1946年8月参加地方游击队,被编入到吕梁军区15团当战士,参加过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兰州战役,三战大捷荣获三等功三次。1951年3月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役,担任志愿军炮兵3师师长李元民的警卫员。曾任人民解放军师402团指挥连指导员,孝义县商业局党总支书记、工办主任,经委副主任、工业局局长、孝义市检察院检察长、孝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