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录
征文专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征文专辑

【百年记忆】主题作品展示--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建立始末(施国祥)

作者:施国祥

离休干部(原中阳县政协副主席)

(中阳县委老干部局选送)

 

山西省第一县级红色政权

--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建立始末

 

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东征,是年2月21日,东征主力红一军团,一举攻克中阳县三交镇(现属柳林县)。在红军占领三交镇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派毛泽同志率领部分干部过河到达三交第三天,黄石山同志带领清涧县的地方干部来到三交。阎红彦同志亦率领新编三十军经石楼转角镇来到三交。在毛泽同志的领导下,首先建立了中共中阳县工作委员会,由贺天云负责党的工作,黄石山负责政府工作,贺建山负责青年工作。

三交过去一直在阎锡山统治之下,群众对红军还不大了解,因而在建立红色政权之前,首先组织了工作队、宣传队、保卫队,深入三交镇附近村庄,进行社会调查,开展群众工作,秘密发展党员,并且通过广泛宣传教育,粉碎了阎锡山污蔑红军的反动宣传,使群众进一步了解了我党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和红军的纪律由于黄石山同志前几年就在河东沿岸开展了秘密工作,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工作进展顺利,很快便恢复和发展了张更新、薛万才等10多名党员,建立了三交坪上等三个村的党支部。

微信图片_20210412172917_副本.jpg

由于工作进展迅速,群众得到了充分发动,广大贫苦农民翻求解放的革命热情十分高涨面对大的革命形势,中共中阳县工委认为创建苏维埃政权的条件基本成熟,便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新的红色政权名称为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领导成员设主席1人,副主席1人,军事、财政、保卫委员各1人,委员会暂住三交镇。

苏维埃革命委员会领导成员的产生,经过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各界群众的意见,并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出发,贯彻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确定了主席、副主席及委员人选,主席由声望较高、群众拥护的石滩则村李文才担任,在沿河一带有影响的黄石山担任副主席,高立山、李文信、李凤鸣分别担任军事、财政和保卫委员。

2月26日,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县工委在三交镇老爷庙戏台院召开了一千多名群众参加的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成立庆祝大会。由县工委领导成员黄石山主持,县工委负责人贺天云宣布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领导成员候选人名单,与会群众一致鼓掌通过。然后由贺天云宣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县苏维埃主席李文才、副主席黄石山都在会上发表了谈话。他们衷心感谢父老乡亲的信任,表示不辜负大家的希望和重托,管好红色政权,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树立自己解放自己的信念,坚持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以及一切反动势力斗争到底。

庆祝大会以后,及时建立了中阳县工会、妇联、青年团等群众组织,发群众打土豪、拆碉堡,狠斗了几十户反动地主,并根据群众检举,召开公审大会,镇压了一个平时依靠敌人为非作歹的地痞流氓刘某,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接着又把没收地主的部分财物和粮食分给了贫苦农民,并进行了扩军工作,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不仅给新编三十军补充了百余名战士,还成立了中阳县地方游击队。还在当地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先后建起了三交、坪上、宋家垣等16个村党支部和农民协会。

    一星期后,周恩来副主席从马灰坪过黄河到三交检查工作,在毛泽民同志陪同下,来到了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他精力充沛,一见面就向大家问好,并一一握手,然后走到一个小房间中,让大家坐下,他坐在板凳上,仔细听取贺天云和黄石山同志的工作汇报,不时插话作指导提问题。听取汇报后,他再三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敌情,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并指导大家打土豪、斗地主要充分依靠群众,不要动富农和工商业者的财产,注意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动员青壮年积极参加红军。最后他说:“这里是新区,一定要注意群众关系,注意工作方法和生活作风。”开完会后,便乘船顺流回到陕北清涧县的西辛关。  

    后来,周副主席曾派人送来一封信,让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给留在陕北的红军筹措一部分粮食,因为当时粮食都掌握在商人手中,大家便以县革命委员会名义,向商人借了200石小麦,派船送到西辛关,给革命作了一点贡献。

    3月中旬阎锡山派陈长捷旅向三交进犯,4月初三交镇被敌军占领,中阳县党委机关除部分干部转入地下斗争外,其余都随军队撤回陕北,毛泽民、阎红、黄石山、李文才等同志亦回到了陕西,中阳县地方游击队也转战到河西活动。

中阳县的红色革命政权建立虽然只有两个月时间,但它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使广大群众不仅看到了翻身求解放的希望,提高了革命觉悟,激发了革命热情,而且明确了只有跟着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才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唯一正确道路。


网友留言评论

0条评论